首页 -> 一线保安

用生命履行,让大爱永存——记广州市保安押运有限公司押运员陈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6月4日 浏览次数: 1853

2013年4月21日,对于广州押 运人来说是极其沉痛的一天。当天 上午,广州市保安押运有限公司押运员陈楠在执行押运勤务的过程中突发脑干出血,作为驾驶员, 他强忍着剧痛,艰难地打转向灯、并线,直至平稳地靠边停车、打开双闪。 陈楠用1 5秒的时间保证了队友、枪支和押运款项的安全,自己却倒在了 驾驶室内,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而就在陈楠接受紧急抢救的过程中, 他的家人代其做出了捐献器官的大义举动,挽救了5个人的生命,向社会传递出爱的正能量。

2陈楠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先后被广东经济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珠江日报、广州晚报、广州晨报各大电台、网站等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赵飞向全市两万公安民警和全市保安员发出号召:向陈楠同志学习。

生命的最后15秒

4月21日星期日,一个再普通 不过的日子,广州市融威押运保安服 务有限公训押运四队341车组驾驶 员兼车长陈楠如往常一样,早早起了 床,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此时还不到 6点,他的妻子和女儿依旧在睡梦中。 他迅速收拾完东西,悄悄走到床边, 习惯性地在妻子和女儿的额头上轻 吻了一下,就走出家门,骑上电动车, 迎着早晨的凉风朝公司驶去。

“陈队,吃过早饭没?”大约6点 半,陈楠到达公司,热情地和站在办公 室门前的押运四队队长陈勇打招呼。

“没有,一会儿再吃。”陈勇面带 微笑回应道,而他并不知道这是自己 和陈楠的最后一次交谈。

领车钥匙,检查押运车,同车押运员领枪弹。准备就绪后,陈楠将同 车的3名队友集合到一起,并简单地 讲了讲执勤要求,一一切都按部就班地 进行着。

“和平常没什么两样,他的精神状态也很好。”同车组的队员杨龙回 忆说。

7点钟,34车组从公司准时出 发,按照既定路线到金库领取款箱, 随后安全无误地完成第一个网点的 送款任务。8点20分左右,押运车已 经行驶到青王公路龚家大湾附近,由 于是条老路,加上该路段大车多,因 此路况并不是很好。突然,坐在副驾 驶座位上的杨龙感觉车速明显减慢, 于是他看了看陈楠说:“楠哥,有什么 事吗?”

2只见陈楠打了右转向灯,踩刹车,靠路边停好车,并打开双闪。此 时,陈楠的呼吸已越来越重,头上直 冒汗,浑身抽搐,最终瘫在座位上不省人事。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的队友,一边拔打l20急救电话,一 边向领导汇报。

2据杨龙回忆,当时他并未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因为在车组中,陈楠 的身体是最强壮的。直到将其就近 送至武钢总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其为脑干大面积出血,并告诉他“情况不 容乐观”时,他才意识到楠哥有生命 危险。经过24小时的紧张抢救后, 医院数次给闻讯赶来的陈楠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一切来得太突然,从减速、停车到昏迷,只有1 5秒钟。而这15秒钟 对于陈楠来说是最为艰难的15秒, 他用尽最后一丝气力与剧痛作斗争, 确保了人、车、枪、款的安全,履行了 一名押运员的职责。

“太不容易了!”事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教授朱学海感慨,脑干出血是死亡率相当高的一种疾病,从发病到昏死不过儿秒钟,真不知陈楠是凭哪股子劲坚持了15秒!

生前意愿的了却 “只能等待奇迹的发生……”经过20多个小时的紧张抢救后,医生对焦急等待消息的陈楠家属说。当时也在场的陈勇告诉记者,听到这个消息后,家属们痛哭流涕,泣不成声。

4月22日下午,在得知儿子已 经没法救活的情况下,陈楠的母亲, 一位坚强的老人,一边擦着眼泪,一 边忍着突如其来的失子之痛,哽咽地 问医生,能不能把陈楠的遗体损献出去。面对这位伟大的母亲,医生含泪和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联系。

得知此消息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教授朱学海立即驾车赶往总医院。那天正下着暴雨,路上并不好走,朱学海却片刻不敢耽误。

“这是我从事医务工作以来,最特殊、最震憾的一例。”朱学海回忆当时在总医院听到、看到的情形,嘘唏不已。陈楠家属在巨大的悲痛中告诉朱学海,希望捐献的器官能救活更多的人。

这是一位年仅35岁的青壮年男 人,是一家的顶梁柱,家属在这么短的时问内,能做出这么伟大的决定,让朱学海这位医学教授也为之落泪。他马上通知了红十字会联络员,由其代表国家、代表红十字会签定了捐献 意向书。

后来,陈楠由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转入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病房。经过连续8小时的救治,他的情况十分不妙。体温高达42 度,因为脑干受损,体温中枢、呼吸中枢遭破坏,心跳极度不稳,最高的时候200多下,血压一度也高达180多。 即使用冰毯、冰帽也无法给他降温。

4月23日凌晨4点25分,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宣布陈楠脑死亡。与此同时,遵照家属的愿望,在广东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切下了他的器官,并争分夺秒地安排移植手术。这也算是对他生前意愿的了却。

据妻子祁丹回忆,陈楠平时特别喜欢看关于捐献器官的新闻,每当他看到成功地捐助和移植器官的故事 后,总是非常高兴,还讲起,即使自己去世了,也能延续别人的生命,真的 是一件了不起的好事情。他还说:“要 是我将来老了,走了,我也愿意像这 些好心人一样,捐献我的器官,只要有用。”祁丹很佩服丈夫的爱心,她也知道那一天还很遥远。

“没想到,他走得这么突然,我真的接受不了。”虽然祁丹很伤心难过, 但她还是在婆婆的安慰下想通了,同意捐献。

陈楠的父亲是一位患病老人,血尿、肾结石,突然承受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是他没有提任何要求,而是支持妻子的意见,捐献儿子 的器官。

陈楠的女儿,一个1 2岁的小姑娘,她哭着说,如果爸爸的器官救活了别人,他的心脏在别人身上跳动, 她会觉得爸爸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就是这样一个朴实、通情达理、有大爱的家庭代陈楠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

队友眼中的好“楠哥”

陈楠于2002年8月进入广州市押运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工作,到他牺牲时已经有近11年的时间。11年来,他和车组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没有任何违纪违规行为,没有接到一个银行投诉。在工作上,他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连续4年被公 司评为“优秀驾驶员”。

“很踏实,做事情很认真,待人也很随和。”作为陈楠的直接领导,陈勇描述着对他的印象。

由于与押运队伍中多数80、90后相比,陈楠年龄稍长一些,队友们都喜欢叫他一声“楠哥”。得知陈楠突然离世的消息后,很多队员一时都 无法接受,因为他们不愿失去自己的 好楠哥。

毛志明,342车车长兼主驾,是 位年轻的司机,他记得自己刚成为驾驶员的那天,早上下起了雨,当他看到陈楠很早就在等他时,还以为陈楠 有什么事要谈,没想到陈楠细心地说:“今天你第一次出车,对车还不十分熟 悉,下雨天不要开太快,刹车不要太 急,小心车里的人撞到头。”接着,陈楠还叮嘱:“每天早上要认真检查水箱有水没有,机油有没有渗油、漏油。”

毛志明起初不太明白,心想,当个司机还有那么多事。陈楠告诉他, 作为一名司机,就要对同车的队友负责,要做得比别人更好,要保证平平 安安地把队友带回队里。那天陈楠休息,他是专门换了班,跟着毛志明的车,告诉他哪些路段堵,哪些地方 行人穿行多,哪些地方容易出事情, 开车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如何正确处理。有时候,他还会非常严肃地指出毛志明的问题。

胡浩是和陈楠一起进队一起当 车长的,共同战斗了1 1年,胡浩说陈楠与同事相处得很和睦。 2012年6月连下暴雨,广州到处积水,陈楠作为老车长,主动要求替换新司机去跑 那些不好跑的线路。一天,车子开到 了一个涵洞附近,有大量积水,见此情形,陈楠主动下车,捡了一根木棍, 一边试着水深,…一边趟着向前走,水淹到了他的大腿部,为了防范车辆浸水、熄火、受损,他及时与公司、银行领导联系,展开救援。那一天,直 到晚上8点多钟他才完成与银行的交接,没有出任何差错。

吴浙波曾经与陈楠在一台车,他对陈楠过硬的车技很佩服,原来一下雨,广州渔兴路那一带便坑坑洼洼的,可是陈楠总是把车开得稳稳的,一旦路上遇到状况,他总是去捡“吃亏”的事做。一次车子出了状况,两个轮胎爆胎,他让副驾在车上掌好方向盘,自 己却和另外两名队友下去推车,足足推了半个多小时,才来到修理点。 杨龙与陈楠共事不到一年的时间,在他眼中,陈楠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他回忆起自己刚入队时家里出 了点事情需要处理,但由于刚入队又不好意思请假。在一次执行勤务的过程中,细心的陈楠看出了杨龙的心思,在问明情况后,陈楠主动替他顶班。

这些点滴小事,让队友们感受到 了一个兄长的情与义。队友汤郑光磊,说着说着哽咽落泪,“平时同事之间,谁有困难,他第一个慷慨解囊,大雪灾、大地震,他也是第一时间主动捐款。楠哥走了,让人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这种难过。我为有这样的 同事而光荣和自豪。”

广度延伸的大爱

陈楠的家人代其做出捐献器官的决定后,意味着他的器官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延续生命。

陈楠的心脏被华中科技大学同 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心外科主任董念国取走。 4月22日晚8点左右, 他听说有可能有捐赠的器官时,马上 组成了一个三人小组,一人负责选择 合适的需要器官的患者,一人负责移 植手术,一人去取捐赠的器官。4月 23日7点15分开始心脏移植手术, 10点许手术结束,陈楠的心脏被成功 移植。

接受捐赠的是一位45岁的李姓 河南农民,5年前因胸闷气促、心悸乏 力住进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扩张型 心肌病”。经过反复治疗,没有好转。 从今年1月住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来,其心脏像 篮球那么大了,等了3个多月,一直 没有配型成功的器官,在手术前的几 天,已不能吃,不能平睡,生命垂危, 是陈楠的心脏让这位大哥重获生命。

董念国主任说:“陈楠正值壮年, 身体素质很好,心脏各方面功能很 棒,李先生真的太幸运了。”在华中科 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还有40余人焦急等待心脏移 植手术。董念国介绍,由于心脏供体 奇缺,目前国内平均5个等待移植的 患者中,最终只有一人能等到供体。

同一天下午2点15分,中山大学附属医院,37 岁的尿毒症患者陈强(化名)被推出 手术室。陈楠的一个肾移植给他后, 其未来的生活可能将不再面临每周两到三次的透析。下午5点30分, 汉阳一位51岁的男子换肾手术开始, 当晚8点30分手术结束。手术进展顺利,陈楠的肾在他体内存活。

下午1点30分、3点,陈楠被一分为二的肝脏的两台移植手术先后 开始。次日凌晨2点许,随着手术中最后一根血管的吻合,陈楠的肝在一 名重症肝病患者体内存活。至此,经过近50名医护人员、共计22小时的手术接力,陈楠捐献的心、肾、肝在5 个人的体内重获新生。

“没有这位可敬的器官捐献者, 就没有亲人重获生命的希望……”虽 然不知道捐献者是谁,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家属们仍拜托医生转达对器 官捐献者及其家属的衷心感谢,感谢他们的大爱之举挽救了自己亲人的生命。

湖北省红十字会秘书长张钦对 陈楠的义举大为感动。“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稳稳停车,保障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令人感动。他 死后,捐出器官,更让人钦佩。”

依依难舍的送别

“公司的领导、同事和陈楠的亲属、邻居及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甚至他生前的主刀医生都来了,送陈楠最后一程。”陈勇眼中噙着泪水,一边叙述一边不住地朝窗外望去,以掩饰自己难过的心情。

4月25日清晨,广州市押运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在广州殡仪馆为陈楠举行了追悼会。1 60名押运员身着制服,在陈楠遗体前深鞠三 躬。广州市押运保安服务有限 公司的领导、广东省红十字会负责人集体到场,向家属表达慰问之情。 除了陈楠生前同事,邻里街坊也来 了近百人。

在追悼会上,陈楠妻子祁丹、 女儿陈蕊欣和夫妻俩的父母一度泣 不成声。“让我再看一眼,再看他一 眼。”35岁的祁丹对着眼前的水晶棺 哭喊着。棺木中,她35岁的丈夫陈 刚静静地躺着,一脸安详。小蕊欣一 声声“爸爸”“爸爸”的呼唤,撕心裂肺,让在场者无不动容。

在送别陈楠的人群中,有位特殊的人士,他就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教授朱学海。准时赶到的他同样为陈楠大哭了一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参加正式葬礼。”朱学海说,作为救治过 陈楠并参与他器官捐献的医生,自己 到场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我觉得, 我怎么也要来送他一程。

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陈楠,朱学海还首次向上天祈祷,“以往我们做移植手术的时候,觉得认真尽力 了就够了,但这次不一样,我边手术边在心里默念:上天助我手术一定要成功。这手术说什么也不能有任何意外,不然怎么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

朱学海表示,他和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大门永远向陈楠家庭敞开,双方的关系远不止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我对他和他的家人无比尊重,也呼吁社会能给这个家庭足够的关爱和帮助。他们是社会的楷模,也是医务人员的楷模。”

“陈楠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 了一位好同志、好战友,他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一生,但是光辉的一生、 勤奋进取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 今天,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任劳任怨的优良作风: 那种为人正派,誓死保卫国家财产的 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愿他一路走好,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 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广州市押运保安公司总经理李享华在悼词中说道。

据了解,广州市押运保安公司党委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向陈楠同志学习的活动。同时,陈楠的感人事迹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月28日上午,中国保安协会副会长徐沪来到陈楠的家中慰问,并代表中国保安协会向痛失亲人的陈楠家属送去了慰问金。广东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押运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也一同送去了慰问金。

相关阅读:
读书,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记粤保保安公司广州基地经理荣宁2015年11月27日
记录广州保安公司护卫部金融押运队员一天的生活2015年9月7日
随时准备着应对挑战——广州十佳保安员之一陈荣华2015年6月9日
如何看待保安由老保安“传、帮、带”替代正规培训2014年12月30日
平凡也是另一种伟大2014年12月25日
保安工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2014年12月24日